Logo
媒体语言资源服务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
搜索切换语言
新闻资讯
2024.12
2024年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工作会议在北外举行
        12月25日至26日,2024年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工作会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兴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北外、国家语委科研机构秘书处主办,北外科研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教授出席会议。全国28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负责人、荣休主任等近百人参加会议。           刘培俊回顾了二十年来各研究机构取得的卓越成就,希望各中心深化共识,立身有组织科研,聚焦"四强”,即强语、强教、强国、强基,强化部省校院四方责任,把优质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进一步服务学校教育创新发展,服务地方区域战略发展,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此,他对各研究机构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科研机构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准确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大会精神作为开展科学研究、服务政府决策的根本指引;二是找准历史方位,切实增强“强国建设、语言何为”的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战略资源和安全资源的重要作用;三是明确发展定位,明确机构重点方向和任务,增强成果谋划和产出,提升转化能力和效益,强化语言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新担当。         赵刚介绍了北外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通过有组织科研,整合学科优势,为国家语言能力提升所作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北外希望通过合作与共建,推动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取得突破,进一步为国家语委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推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本次大会恰逢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建设20周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碰撞思想、交流经验,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下一阶段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体与会人员集体收看了国家语委2024年度科研工作会议实况,学习贯彻国家语委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全国语委各科研机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机构2024年工作总结及未来规划,并结合本机构的发展实际、特色优势及重点工作,围绕语言生活研究、语言服务研究、交叉领域科学研究、语言资源建设与成果转化、语言文字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举行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中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5家续建机构签约仪式。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刘三女牙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吴超鹏教授、暨南大学副校长张小欣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王海杰教授作为续建机构依托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刘培俊为相关中心的荣休主任授予了卓越贡献荣誉书。         国家语委科研机构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联合有关部委、地方教育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建设与管理。截至目前,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已建设28家,已经成为国家组织语言文字高水平科研、实施重大工程、培养人才队伍、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支撑平台。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2024.12
“汉语盘点2024”年度字词揭晓仪式在京举办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新华网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4”揭晓仪式20日在京举办。“智”“新质生产力”“变”“人工智能(AI)”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图为“汉语盘点2024”年度字词揭晓仪式现场。新华网 发   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委、副总经理杜大力,新华网党委常委、总编辑车玉明,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永刚,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华新,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杨尔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何婷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邹煜,武汉大学教授赫琳,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陈晗雨,快手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快手科技品牌经理李文娜,百度高级产品运营经理常东升等嘉宾揭晓并点评年度字词,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网络用语、新词语。“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张燮林为活动泼墨题字。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揭晓仪式。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在“汉语盘点2024”年度字词揭晓仪式上致辞。新华网 发   顾青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汉语盘点”的第19年。当我们“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语言,就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成为历史的见证。它忠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一年的奋斗历程、社会变迁与时代风貌。随着2025年的脚步临近,我们即将迎来“汉语盘点”的第20个年头。我们将继续一起用这样的方式来定格时代记忆,书写历史。   揭晓仪式上,“智”当选年度国内字,“新质生产力”当选年度国内词,“变”当选年度国际字,“人工智能(AI)”当选年度国际词。   新华网党委常委、总编辑车玉明(左),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右)揭晓年度国内字“智”。新华网 发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左),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永刚(右)揭晓年度国内词“新质生产力”。新华网 发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快手科技品牌经理李文娜(左),百度高级产品运营经理常东升(右)揭晓年度国际字“变”。新华网 发   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陈晗雨(左),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委、副总经理杜大力(右)揭晓年度国际词“人工智能(AI)”。新华网 发   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世界体操冠军、“莫氏空翻”创始人莫慧兰,中国体操运动员、巴黎奥运会冠军邹敬园接受访谈。新华网 发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延申为获奖网友代表颁奖。新华网 发   活动中还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新词语。   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是: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立德树人、巴黎奥运会、全球南方、中国游、以旧换新、低空经济、未来产业、新职业。   2024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新质生产力、《黑神话:悟空》、人工智能+、含金量还在上升、City不City、班味儿、偏偏你最争气、浓人淡人、松弛感、主理人。   2024年度十大新词语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一揽子增量政策、青年夜校、民营经济促进法、未来峰会、本源悟空、班味儿、伏羲一号、硬控。   “汉语盘点”活动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与世界万象。今年的活动,新华网作为主办方之一,提供活动主页面,征集字词、收集投票,对活动持续报道。学习强国实时关注,并推送相关报道。快手制作短片,用视频热词回顾过去的一年。小红书根据平台特点提供富有生活感的热门字词,百度百科创建“汉语盘点”词条,梳理活动发展历程。微博发起话题讨论,联动首都图书馆、湖南博物院等文博类账号共同宣传。方正字库为活动提供字体支持和文创奖品。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等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涵芬文创提供精美奖品。
2023.09
我中心第四期续建签约仪式举行
        2023年9月22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我校共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续约签字仪式在教育部北楼201会议室举行。共同参加续约签字仪式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文字设计与研究中心、鲁东大学汉语辞书研究中心。续约签字仪式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主持。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首先致辞。她说,这些年来,各机构围绕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需求、语言文字学术发展的热点与趋势,聚焦各自的核心优势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发布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型成果,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同时,各机构在建设当中也特别注重发挥资政建言的重要作用,不仅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提供了科研支撑和决策支持,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后,田司长代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各依托单位和研究型基地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谢意。         田司长对于与我校共建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从跨学科视角开展媒体语言监测研究,构建有声媒体语言资源数据库等重大标志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讲话的最后,田司长对四个续建签约的研究型基地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一是各依托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研究型基地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并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规格给予配套支持;二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和问题意识,敏锐捕捉语言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及时提出思路方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高水平的资政建议和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专兼结合、互补融合的学术团队;四是扎根中国本土,增强国际意识,瞄准学科前沿,加强协同创新,加强标志性成果的产出、转化和应用,提升承担大型研究任务、重大工程的能力,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能力。         参加续约签字仪式的各高校校领导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校张树庭校长在讲话中首先感谢教育部、国家语委继续与我校共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感谢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中心的指导和支持,并表示在第四建设周期有声媒体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在语言文字领域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动多元学科融合,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转化和应用,助力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田立新司长与张树庭校长分别在续建协议上签字。教育部语信司标准处二级巡视员王丹卉、规划协调处处长李强、标准处副处长郭浩、张嵩,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殷复莲、中心主任邹煜及研究人员张未然等出席并见证了续约签字仪式。
2025.04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二十周年暨第四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1号通知)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自第一本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编纂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形成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蓝皮书)、《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黄皮书)、《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白皮书)为核心,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方皮书和语言服务、语言资源、语言产业、粤港澳大湾区等领域皮书为补充的中国语言生活皮书“方阵”。这些皮书各有侧重,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它们展示了中国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记录了国家语言生活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反映了中国语言规划及相关学术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语言生活状况,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语言服务、语言支持。 为纪念“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二十周年,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和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二十周年暨第四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语言生活派继20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首届、2015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第二届和2020年在商务印书馆举行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的又一次盛会,我们诚挚希望您拨冗与会,与我们一道研讨人工智能时代丰富多彩的语言生活,分享对语言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会议主题 主题: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语言生活研究 议题: 一、中国语言生活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实践 二、 语言生活皮书的编纂、影响与发展 三、当前国内外语言生活的热点问题 四、特殊人群、特殊场域的语言生活 五、人机共生的语言生活 六、语言文明与文化传承   会议组织机构 指    导: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主    办: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印书馆 承    办: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协    办:《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   会议时间地点 时    间:2025年10月24—26日 地    点:中国传媒大学   会议日程 10月24日(周五)会议报到 10月25日(周六)    上午(9:00—12:00)     开幕式、大会报告(一)    下午(14:00—18:00)    分组报告    分组报告(一)    分组报告(二)    分组报告(三)    分组报告(四) 10月26日(周日)    上午(9:00—12:00)     大会报告(二)、成果发布及闭幕式    下午  离会   参会要求   请于2025年6月30日前向会务组邮箱ling@cuc.edu.cn提交参会回执(见附件)。2025年7月30日前提交发言摘要(约800字)至ling@cuc.edu.cn;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学校+发言题目”。会议正式邀请函将于9月下旬发出。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会议不收会务费,参会代表差旅费自理。    会议参会论文将由《语言战略研究》和语言生活皮书择优录用。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谭兰惠、何裕熙 电     话:15600669011              13657317007 电     邮:tanlanhui1997@163.com              heyuxi@cuc.edu.cn 通讯地址: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国重大楼7层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二十周年 暨第四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2025年4月30日 相关附件链接: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二十周年暨第四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参会回执
2025.04
我中心召开2024汉语新词语专家审订会
2025年4月21日下午,我中心在国重大楼710会议室召开2024汉语新词语专家审订会。 会上,新词语编年本词典主编邹煜首先介绍了年度新词语监测的工作机制、新词语候选词条的提取和搜获方法,接着对2024汉语新词语候选词表以及附录词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随后,各审订专家对词条及其注音、释义、例句进行逐条审订并提出相关修改意见。 会议要求编写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核查并增补个别漏收的词条,完善词条释义及例句选取工作。审订会最后,专家们就年度新词语监测的工作机制、词条的筛选原则,以及如何更好体现年度新词语的风貌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 参加此次审订会的审订专家有李志江、刘一玲、郭熙、余桂林、李智初等。会议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主任邹煜主持。我中心的张未然老师,以及参与年度新词语研制的部分研究生也参加了审订会。
2024.12
汉语盘点: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发布
12月1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这是年度“汉语盘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为: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一揽子增量政策、青年夜校、民营经济促进法、未来峰会、本源悟空、班味儿、伏羲一号、硬控。 2024年是蒸蒸日上、与日俱进的一年。财政部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两新”政策的提出,不仅将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发展,更将进一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并与民营经济促进法形成合力,为民营经济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石。 2024年是不忘初心、活出自我的一年。年轻的上班族虽常常调侃自己的“班味儿”,但对世界对未来满怀希望,时常被新奇、充满趣味的事物“硬控”。夜晚的青年夜校则为年轻人提供了有“知”有味的夜生活,实现精神文化追求和艺术传承的双向奔赴。 2024年也是日新月异、飞跃发展的一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政要聚集在联合国召开未来峰会,携手应对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本源悟空”的问世意味着“中国人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诞生。“伏羲一号”的投用不仅有效促进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繁荣,也丰富了绿色能源的应用领域。 “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后期人工确认获得的。语料来源于202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国内15家主流报纸(包括国内的政府机关报、地方都市报和发行量较大的晚报),央视、央广及地方12个电视台和7个电台的转写语料,以及2个网络门户网站的全部文本,语料规模达10余亿字次。     “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解读 一、超长期特别国债 指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为特定目标发行、具有明确用途,特别是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一种政府债券。2024年5月17日,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首发。 二、两新 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实施“两新”政策等作出具体安排;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 三、一揽子增量政策 指为应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推出的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四、青年夜校 一种面向青年群体,利用晚上或其他非工作时间段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机构或教育模式。有人将它比作成人版的“少年宫”、青春版的“老年大学”,是年青人的“能量补充站”。 五、民营经济促进法 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2024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写入法律,并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充分表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 六、未来峰会 2024年9月22日至23日,联合国未来峰会在美国纽约召开,约1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峰会通过《未来契约》及其附件《全球数字契约》和《子孙后代宣言》,内容涉及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筹资,国际和平与安全,科学、技术和创新及数字合作,青年和子孙后代,全球治理变革等五大领域。峰会旨在解决国际治理问题,振兴多边主义,并促进各国共同应对和平与发展的新挑战。 七、本源悟空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名称。它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即“悟空芯”,是目前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取名“悟空”,寓意其像我国传统神话人物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 八、班味儿 指职业身份在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痕迹。源自网文《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会改变了》:“只要上过班,就会沾染上了班味儿,再也去不掉了。那种上过班的疲惫气质真的是模仿不出来的。” 九、伏羲一号 我国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项目的名称,位于中广核集团汕尾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心场区,实现了海上风力发电与海洋牧场养殖的融合发展。相传“伏羲”是渔猎工具的发明者,象征着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取名“伏羲”,寓意中国在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洋牧场建设方面取得的突破。 十、硬控 源自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MOBA),原指通过击飞、石化、冰冻等强制性控制效果,使玩家不能操控自己的角色。后用法扩大,引申为不由自主地被一些新奇内容、事物、形式等吸引住。  
最新动态
8
2025.05
研究发现:文化IP驱动国际中文学习热潮
8
2025.05
中国方言文创渐兴 带动文旅消费
7
2025.05
俄罗斯汉学家:搭建语言之桥走近文化中国
7
2025.05
高考在即,人工智能兴起,小语种专业还“吃香”吗?
7
2025.05
笔画块组合顺序与汉字书写
7
2025.05
解码汉字之美,中外学生共赴书法之约
6
2025.05
“文化交流让越中人民的心贴得更近”——访越南资深翻译家、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吴彩琼
6
2025.05
文旅融合与入境旅游共绘文明交流互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