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谚声律启蒙》首期释读讲座举行 以书为媒 挖掘福州方言宝库
释读讲座现场。
昨日,"有福之州·书香榕城”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之一——《闽谚声律启蒙》首期释读讲座在鼓楼区李世甲故居举行。主讲嘉宾郑广森以书为媒,带领读者一起挖掘福州方言宝库。
日前,《〈闽谚声律启蒙〉释读》编成出版,该书对福建近代著名文史学者陈天尺的《闽谚声律启蒙》进行语音辨识与字义诠释。《闽谚声律启蒙》以方言形式记载了具有福州本地特色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遗闻轶事、戏曲诗词、民谣谚语、俚语熟语、歇后语等。“陈天尺先生的‘闽谚’既有古奥之文,又有俚俗之语,对一般人而言,确有难解之处。为方便今人阅读,特就其音义作此辨释训读。”卢美松介绍。
“咩咩声,呕呕色,身题对口德。咩咩声表示轻声絮语,呕呕色形容颜色陈旧……”昨日,在首期释读讲座上,郑广森对《闽谚声律启蒙》前二十章进行释读。他一边用地道的福州方言诵读每一章节,一边解读其中“今人不常见也多不识”的字词。
除了书中已标注的注释,郑广森还结合个人对福州方言的理解,解释文中令人“似懂非懂”的生活场景,让在场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州传统文化。
“如果没有听释读,我连猜带蒙能明白一半含义。”闽都文化爱好者陈曦笑着说。作为一名地道的福州人,他平时能顺畅地以福州方言交流。但书中很多民俗、谣谚日常很难听到。《闽谚声律启蒙》是一座福州方言宝库,值得大家好好阅读、品味。
文章、图片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李杰如
责编/杨书